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|
|免費汽機車停車場
中壢光影電影館兩旁(馬祖新村大門對面)各有一個免費汽機車停車場,但車位不多,抵達時可能就要碰碰運氣啦,冠Tony是直接停在停車場某角落等待別人開車離開,運氣好僅等了約五分鐘,就空出了一個汽車位,趕緊停好車,準備來個穿越時空之旅!
(貼心提醒:馬祖新村周圍都是住宅區,建議不要亂停車~~)
|桃園眷村鐵三角的由來 ( 馬祖新村、太武新村、憲光二村 )
根據官網資料顯示,桃園為眷村大市,不僅眷村戶數密度最高,大型眷村數量亦居北台灣之冠。然而,近年來老舊眷村紛紛改建拆遷,面臨人去樓空、文化消逝的危機,民國90年以來,市府透過保存眷村文化資產,活化再利用為宜居樂活城市的文化場所,為延續眷村文化開源;努力保留了中壢馬祖新村、大溪太武新村、龜山憲光二村及龜山眷村故事館等歷史場所,積極展開空間活化和跨域串聯,以「眷村鐵三角」為民眾保留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
|馬祖新村小簡介
馬祖新村建於民國46年,為安置駐守馬祖列島的陸軍第84師部隊在台眷屬而建造,共興建了210戶,而今共保留44戶,即現今的馬祖新村範圍,周邊已改建成現代住宅區,而眷戶於民國93年搬遷到中壢陸光五村,同年,馬祖新村登錄桃園市歷史建築。
|馬祖新村故事展
這間以前是位階最高之將軍所居住的地方,現被用來當作故事媒介,透過故事媒介能更加認識馬祖新村的歷史
眷舍內除了保留外觀的原始模樣,內部也保留了當時的復古傢俱擺設,重現當時的生活樣貌
也透過故事牆可以想像媽媽們當時多麽的辛苦,除了強忍長年駐守外地的丈夫不在身邊的寂寞,還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
當時的軍人扛著大小包四處駐守、四處征戰,背後有女人默默守護這個家庭,等著丈夫回家
眷村設有類似管委會的眷管處來管理眷村,維護眷村的安全與秩序,除此之外,早期的生活相當不容易,相當倚賴國民政府的供給
以中央圓環的悅心亭為中心,往四個方向呈現放射狀,顯得井然有序
全盛時期有210戶的馬祖新村,如今剩下中間青藍色的44戶
雖然透過復古傢俱擺設、故事牆、眷村模型,大概能體會到當時眷村的純僕生活模式
為了能更深入純僕生活模式,所以我把自己當成眷村小孩,到眷村各個角落踩踩點啦~~
|戶外踩點
眷村部分房子外或其他角落都會有放置小木椅,坐下來拍張文青照也不錯
如果想要坐下來休憩,可以到中央圓環的悅心亭,其他大樹下也有特別設置的座椅區可乘坐
悅心亭以前是眷村居民聊天的地方,也是居民向軍方募得的卡車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地方,因此,這座涼亭承載了許多人的回憶,是代表性地標之一
馬祖新村有多家店家進駐,早午餐、咖啡、手作、書店等,甚至連民宿也有,提供職人一個文創空間,把文創與復古等元素巧妙搭配在一起,這就是為何打造「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」的原因
雖然部分房子都已整修過的,但仍掩蓋不了歲月痕跡
所有眷舍採用美式花園洋房建築風格,有前後院的設計,全磚造的建築工法,紅磚、灰瓦、庭院、紅白條門及蘋果綠窗框是主要建築元素
那天拜訪眷村時的天氣是大太陽,很熱,而且是半戶外的景點,但是眷村到處都有榕樹擋陽光,所以整體走下來還算舒服,連一滴汗都沒有,因此,馬祖新村是一個老少咸宜的好去處
-
如果喜歡冠Tony的文章,歡迎追蹤、按讚、分享或留言~~~
IG : guantony.travel
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 |
- END -